向社会公开各类政务信息、政务动态、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等办事指南
近日,内江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服务保障农民工“八大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冬明春在全市深入实施服务保障农民工“八大行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知》明确,今冬明春,内江将统筹抓好服务保障农民工工作,重点开展农民工“就业招聘”“走访慰问”“根治欠薪”“证照办理”“旅途服务”“提能解难”“党建引领”“健康关爱”八大行动。
开展“就业招聘”行动,让农民工轻松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今冬明春,内江将按照相关要求,组织线下招聘,适时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活动。
组织线上招聘。梳理农民工求职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开展线上招聘活动,通过农民工服务网站、内江公共招聘网、微信公众号、内江交通广播等渠道搭建招用工“云平台”。
组织定向输出。春节后,依托驻外农劳工作服务站、驻外综合党委、劳务输出基地,做好“点对点”劳务输出,确保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平安顺利返岗就业。
多渠道促就业。建立健全就业岗位动态更新机制和岗位匹配快速响应机制,多渠道加强农民工就业供需服务。充分挖掘创业带动就业潜力,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托底安置就业困难农民工,特别是弱劳力、半劳力及零就业家庭等,进一步拓宽农民工本地就业容量。充分发挥内江市零工市场的作用,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工实现灵活就业。
开展“走访慰问”行动,让农民工温暖过年
春节是农民工返乡高峰期,内江将走进企业、走村入户、走进校园,贴心关爱农民工。
走进企业慰问。市、县(市、区)领导带队到内江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省市(地区),走进内江籍人士在外创办的企业慰问内江籍农民工,引导农民工在春节前后错峰出行。走进返乡创业企业,关心企业农民工,听取和梳理农民工反映的困难、问题和需求。
走进家中慰问。走村入户,走进农民工家中,慰问留守妇女,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关爱留守老人,倾听心声,发放慰问品。
走进云端慰问。向在外农民工以党委、政府名义发布《致广大农民工朋友的慰问信》,发送问候短信、微视频等。组织在外农民工与留守妇女、儿童、老人视频连线,开展“云端对话”活动。
在经费保障方面。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把走访慰问农民工及家庭作为今冬明春服务保障农民工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统筹制定走访慰问方案,多方落实慰问经费,多渠道、多方式、多维度开展走访慰问,切实做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
开展“根治欠薪”行动,让农民工舒心不忧薪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根治欠薪工作良好氛围,采用LED屏、门户网站、微信和口袋书等方式,全方位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实施以来的做法及成效,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地见效。
畅通维权渠道。开辟欠薪维权劳动仲裁绿色通道,通过门户网站和主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地址及电话,开通欠薪举报投诉微信端口,让被欠薪劳动者实现网上方便快捷维权,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维权服务。
集中排查清理。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采取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线上排查等方式,对工程建设领域、加工制造业、新就业形态等欠薪问题易发多发的行业企业进行排查,进一步摸清欠薪风险隐患,持续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
严格失信惩戒。对恶意欠薪违法行为强化信用惩戒,保持高压态势,充分发挥联合惩戒的教育、规范、震慑作用,结合诚信等级评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管理,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开展“证照办理”行动,让农民工办事更省心
开辟快速通道。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集中返乡、外出等时间节点,会同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在车站、场镇等农民工集中场所,开设农民工证照办理临时窗口,进一步优化、简化证照办理流程,优先为农民工办理身份证、出国(境)证件、证明材料等各类证照。
开通线上办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农民工证照办理提供线上便捷服务,积极推行预约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等便捷服务方式,全力保障农民工证照办理需求。
开展邮寄服务。鼓励基层单位为外出农民工以代办、邮寄等方式办理相关证明材料。
开展“旅途服务”行动,让农民工温暖返乡
提供票务便捷服务。交通运输部门要优化票务服务,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增设农民工购票专窗,依托互联网拓展电话购票、手机APP客户端购票、自助售票终端等多种售票渠道。
做实各级交通接驳。加强与铁路部门对接,统筹组织运力调度,全力做好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接驳。
提供暖心便民服务。各级农民工服务机构要会同相关单位,为农民工提供集中代购票、预留车票等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为农民工免费提供返乡返岗车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开行返乡返岗包车(列、机),精准摸排农民工节后出行人数、时间、地点等信息,开展“点对点、一站式”交通运输服务。在客运站、码头、收费站、养护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客流集散区开设农民工便民服务点,提供防疫物资、茶水药品、交通咨询、道路救援、志愿帮扶等便民服务。
开展“提能解难”行动,让创业者创业无忧
开展“创赢提能”活动。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一批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参加返乡创业培训,丰富返乡创业知识,提升返乡创业技能。组织优秀创业导师向返乡创业者分享企业的市场营销案例和经验,帮助创业者激发思想,创新模式,提升返乡下乡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开展“创业解难”活动。以县(市、区)、镇为主体,征集和听取返乡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类整理,针对性地召集相关要素部门(单位)集中研讨、制定措施、推进落实。建立“解难”台账,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实施动态管理。
开展“顾问服务”活动。发挥返乡下乡创业顾问团能动作用,“市总团、县分团、镇服务队、村联系员”四级联动,根据返乡创业者的企业发展阶段和行业,市总团负责专家组织,县分团负责活动实施,全市将在隆昌举办一场集中巡诊活动,每个县(市、区)至少承办一次,或实地巡诊创业项目,或召开要素问题现场协调会,或促进跨行业资源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开展“党建引领”行动,让农民工坚定不移跟党走
示范创建活动。选树一批优秀务工人士、返乡创业明星、示范企业,激励广大务工人员和创业者勤劳拼搏、报效家乡。
开展宣讲活动。农民工服务机构、驻外农民工综合党委、驻外农民工工作服务站组织优秀农民工代表、农民工党员代表,返乡创业典型,成立党的二十大报告宣讲小组,深入到农民工集聚的工地、企业等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培育党员活动。将优秀农民工列为党员发展重要后备人选,鼓励优秀农民工列席党内活动,参与村集体工作,吸纳优秀农民工积极入党。
开展“健康关爱”行动,为农民工送“健康”
强化疫情防控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四级微信群等平台,结合宣传标语、村村响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形势、政策措施,号召农民工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减少流动和聚集。
加强农民工职业健康保护。全面落实农民工尘肺病防治、重点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等工作。强化艾滋病感染风险及道德法治教育。巡回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全体农民工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组织实施健康服务。在春节前后,为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代表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